南宁三中校庆开放日公告
在我校建校一百一十九周年之际,为了弘扬南宁三中优良传统,增强广大师生凝聚力和归属感,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再创佳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经研究决定:南宁市第三中学特设建校119周年校庆开放日,此间面向全体校友开放,欢迎广大校友返校。
特此公告。具体安排如下:
一、开放地点:
原则上校友返校到毕业校区(南宁三中青山路校区)。
二、开放时间及活动事项:
1、2016年5月4日 7:30——2016年5月8日 17:30;
2、开放期间,学校将在门卫处设立签到点;
3、返校校友如需在校开展活动,请与学校办公室联系,以便统一安排;
三、温馨提示:倡导环保出行,请校友尽量乘公交车返校。
四、联系人: 韦坚老师(13978896584)
办公电话:0771-5335401 传 真:0771-5310851
欢迎各位校友返校开展校庆活动!
南宁三中青山路校区
2016年5月3日
附:中国名校南宁三中发展简史
百年变迁
——中国名校南宁三中发展简史
南宁市第三中学是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学、广西省立南宁初级中学、广西省立南宁女子中学的继承学校。其最早的前身是一百一十五年前的南宁乌龙寺讲堂,由维新人士余镜清创办于1897年(清朝光绪二十三年),校址位于南宁市仓西门大街乌龙寺(今南宁市“水塔脚”附近的民生路步行街邮局一带)。原校庆日是四月三日。
讲堂于1906年改称南宁府中学堂,1911年更名南宁府中学校,1913年更名南宁中学校,1917年更名广西省立第一中学校。1928年,省一中本部(此时仍为初中部)从乌龙寺迁往南宁高庙坡(今南宁二中处)新建校舍上课,并招收高中班,至此,省一中有了比较正规的校舍。1929年省一中高中部奉命从高庙坡迁往南宁北帝庙(现南宁五中处),原广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旧址,此时省三师已奉命停办,停办前剩下的最后六个班奉命划拨入广西省一中高中部,故当年在校班级有普通科班级和师范科班级之分。【省三师创建于1905年,原称南宁道师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省一中又增设女子部(又称省一中分校)。女子部校址在南宁北门内原王文成公讲学处,即王阳明创办的敷文书院(现南宁市共和路北段与北宁街交叉路日,共青团南宁市委员会对面,讲学处古碑尚存)】
1931年, 省一中高中部更名广西省立第一高级中学,1934年更名为为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学校;省一中初中部继续在高庙坡校址上课,至1931年与省一中高中部同步更名为广西省立第一初级中学校,1934年更名为广西省立南宁初级中学校,之后,邕宁县中(原为商校)并入省立南初;省一中女子部(省一中分校)早于1927年已与省一中分离,改名为广西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30年更名广西省立第三女子中学校。1931年8月,当时已是三年级第五学期的广西女三中后期师范科第1班(高师班)奉命拨入校址位于南宁华强路北帝庙(现南宁五中处)的广西省立第一高中师范科第3班,插班就读。1934年(与南高、南初同步)广西省女三中更名为广西省立南宁女子中学校。广西省立女三中至南宁女中期间,从1933年下学期起仍招收两届师范班(即幼稚师范第1班、第2班)。之后,南宁女中又招收一届家政班。南宁女中普通中学班首先仍为初中班,后来又增设普通中学高中班(即高l、2、3、4班),至1931年省一中高、初中部正式分校,及1934年三校同步使用“南宁”校名,原校(南宁乌龙寺讲堂、南宁中学校、广西省一中)完成了第一次一校三分,故三校的初始校庆日相同。
第一次一校三分后,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学错误地以广西省三师的校庆日4月1日为校庆日,而继续在高庙坡原校址(现南宁二中处)上课的广西省立南宁初级中学校则仍用4月3日为校庆日。根据原校乌龙寺讲堂先有初中部,以后才有高中部,进而再增设女子部,最后,两次既分又合的发展过程,笔者认为,广西省立南宁初中之校庆日,应为原校(后来的南高、南初、女中三校)的初始校庆日。1939年11月24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第一次侵占南宁之前,南宁高中师生首先疏散至广西隆安县古潭乡马村,1940年又疏散至广西镇结县(今广西天等县)结安乡,最后疏散至广西田阳县那坡上课。1940年10月30日南宁第一次光复后,南宁高中即迁回南宁。此时,由于广西省政府早已迁往桂林,南宁高中校址遂改在广西省政府原址(今广西军区大院处)。南宁初中、南宁女中师生亦均从外地迁回南宁,在各自的原校址上课。【注:广西省立南宁高中全校从北帝庙校址迁走后,该校舍即成为从马山县迁回南宁的广西省立南武师范学校(原称广西省立战地师范)校址。南宁解放后,1954年南武师范全校迁往燕子岭路新校舍上课,该北帝庙校舍由私立黄花岗、粤华、豫章三校组成的“南宁市三中”使用,迁入前该三中已于1954年更名为南宁市第二初中,1956年市二初中招高中班,更名为市五中。】
1944年秋季,南宁初中增设高中部,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奉命改名为广西省立南宁中学校,简称南宁中学。
1944年11月24日,日军第二次侵占南宁之前。南宁高中、南宁中学、南宁女中三校分别疏散到广西隆安县南圩乡发立村;隆安县下颜乡、果德县大隆乡;隆安县三宝乡上课,最后三校于1945年春季在镇结县(今广西天等县)奉命合并为广西省立第一联合中学。这是原校第一次三校复合。
1945年5月26日南宁第二次光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广西省立第一联合中学从镇结县迁回南宁。因日军在撤出南宁前将南宁高中校舍焚毁,南宁女中校舍在南宁第二次沦陷时受到严重破坏,修复需用时日,故省一联中迁回南宁后,在省立南宁初中原校址(今南宁二中处)继续上课和招生。
1946年上学期,南宁女中校舍修复,省一联中随即解体,重新分为三校。其中,省一联中初中部女生回南宁女中共和路原校址上课,增设高级师范班,遂奉命更名为广西省立南宁女子师范,女师初中部仍为普通中学班;省一联中高中部(包括男、女生)为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学;省一联中初中部男生为广西省立南宁初级中学。南宁高中因原校舍被日军焚毁,无力修复,奉命仍在高庙坡南宁初中原校址与南宁初中分校共址分校上课。南宁初中后来迁往河堤路(今江北大道与桃源路交叉口南侧)校址上课,并开设高中班,更名为邕宁中学,后又改名邕宁县第一中学,简称邕一中。这是原校的第二次一校三分。
1949年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2 月4日,南宁解放。1950年3月,南宁高中、邕宁一中、南宁女师初中部奉命合并为广西省南宁中学,在省立南宁高中高庙坡校址(今南宁二中新民校区处)上课,方管、李耿分别担任正、副校长。5 月4 日举行开学典礼,遂定“五·四”为校庆日。这是原校的第二次三校复合。
1953年下学期,广西省南宁中学奉命更名为“广西省南宁高级中学”。广西省教育厅为此于1953年10月31日向中央教育部报请备案,当年南宁高中停招初中生一年。
1954年 8月,南宁高中师生奉命迁往在埌边村接近竣工的新校舍上课。迁校时,奉命将初中部1952级17、18、19、20、21、23六个教学班拨给利用南宁高中高庙坡原校舍新建的南宁市第二中学,成为南宁二中最早一届初中部毕业生(注:同届的南高初22、24两班学生,随校迁往琅西埌边新校舍(今青山路5号)上课,1955年7月在南宁三中毕业。)
南宁高中迁校埌边村时,由于新校舍部分教室未竣工交付使用,只好借用南宁二中教室给高中部32、33、34、37、38五个班学生上课。一个学期之后,南宁高中埌边新校舍全部建成,该5班学生便全部返回新校址上课,直到毕业。故南宁三中高中部自解放后重新编号的班级不断号。南宁高中迁校时,还奉命将一些教学设备拨给南宁二中使用,原南宁高中的一些跟班教师调人南宁二中工作。
南宁高中于1955年2月7日奉命更名为“广两省南宁第三中学”现校名,为此在广西日报刊登启事,全文如下:
南宁高中更改校名启事
我校奉命史改校名为“广西省南宁第三中学” 。自本年二月七日起启用新校印,即日制就蓝底红字曰:“广西省南宁第三中学”布质襟章发给学生佩用,同日将学生佩用的黄底红字文曰:“南宁高中”布质襟章作废。
南宁高中奉命更改校名为“广西省南宁第三中学”后,仍继续招收初中生,此校名一直沿川至今。
本文根据:
《南宁市地名录》
中共南宁市地方史资料丛书《南宁市大事记门(1949。12-2000。12)》
“南宁三中沿革碑”碑文
南宁市五中“翠微亭志”碑文
《南宁民族师范校志》(1992年编印)
《南高——南宁三中校庆日的来由》一文
《广西省教育厅笺函》(53)教中字第 2432号(1953年 10 月31日报请中央教育部备案南宁中学更名为广西省南宁高级中学)
南宁市人民政府文教局通知(54)秘文字第 174号关于南高迁至埌边新校舍并在南高原址增办完全中学的决定
南宁市二轻工业供销公司、省立南高63班、南宁中学高1班、原南宁高中党支部书记刘德禄同学
南宁市中山路北段小学、20年代广西省立一中女子部、广西省立女三师前期、女三中后期师1班、广西省立第一高中师范科(高师)第3班蒙云翠同学
南宁市四新小学、南宁女中初7班、广西省立第一高中、广西省立南宁高中普13班梅妙庸同学
南宁市红星小学、南宁女中初中20班、高中2班、省一联中高3班、省立南高46班仇懿芳同学(已故)
南宁市永新区人民政府、省立南高74班、南宁中学高10班徐剑强同学
南宁市科委、南宁高中、南宁三中高31班谢正暄同学
广西自来水技工学校、省一联中初 12班、省立南村 62班、省立南高68班、南宁中学高3班丁真光同学
广西政治管理干部学院,省一联中初12班、省立南初62、南宁中学高5班王坚同学
南宁三中黄才秀、梁德海老师
师生共同搜集资料、回忆,丁真光执笔编写。
作者:丁真光
二O一二年十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