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洁玲代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新华网广西频道 2008年1月24日 记者向志强
广西“两会”期间,广西人大代表、南宁市第三中学校长方洁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东盟交往的日益深入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发展,给广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广西必须更加注重推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等方面的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代主席马飚在19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历史将掀开新的篇章。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听了马主席的报告,我非常兴奋,北部湾经济区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方洁玲说,广西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东盟合作日益深化,西部大开发力度增强,东部产业转移趋势方兴未艾,而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将使广西社会经济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十七大提出人才资源强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方洁玲说,“作为教育界的代表,我深深感到,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东部产业转移等,为广西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方洁玲认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中国-东盟合作的深入必然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也就需要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又使得高新技术人才供不应求;在广西日益开放的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广西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
方洁玲说,基于广西目前的教育发展现状,必须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一是增加高等院校的数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方洁玲介绍,广西目前没有中央部属的重点大学,在地方学院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与很多省份相比也还有较大差距。为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广西要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同时采取措施吸引全国知名高校来广西办分校,培养一批能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的名校,还要争取国家重点院校增加在广西的招生指标,培养更多广西本地的高等人才。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洁玲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加强宣传力度,引导社会舆论,使人们对职业教育有一个正确的积极的认识;学校要不断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式,确保学生学到切实有用的技能;企业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等更多便利条件。
三是开展和推广国际化办学。要与外国特别是东盟国家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学生互访学习、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加强双方沟通和了解,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此外还要大力开展国际化教育模式的探讨,通过国际交流,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方式,结合我国特点,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国际化办学模式,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和中国-东盟合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国际化人才。(完)
链接:2007年自治区人大代表大会上方洁玲校长接受专访的报道
方洁玲代表:树立学生国际意识 培养自主创新人才
(新华网广西频道 2007-01-31 08:11:20 记者 蒋桂斌)
"当前,广西正逢国际和国内多区域合作的历史性机遇,南宁市正在快步流星地打造区域性国际城市,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的中学培育的方向,就应该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促进中学生具备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掌握各种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知识和素质。"广西"两会"期间,自治区人大代表方洁玲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达了以上观点。
作为广西百年重点中学、南宁市三中校长方洁玲代表说,当前我们对中学生的教育应该放在一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中开展,学校要多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对外交流活动,让他们从中学起就有参与、融合、合作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
近年来,南宁三中把建设"国际知名校、中国品牌校"作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高扬"真·爱教育"的办学思想,确立"没有真就没有良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观,努力实现学校文化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追求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营造民主、宽松、愉悦、崇尚和谐的育人环境。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这个学校组织学生与世界华侨的弟共同参加了"寻根之旅",到北京等地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此外,南宁国际民歌节连续5年在南宁三中搭建歌台,三中组织师生与来自北美、东盟等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同台演出,交流语言、文化和友谊,学生们参与的热情非常高。
"人文精神是一个学校的灵魂,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在对学生的熏陶培养中,高举自主创新的旗帜,让中学成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摇篮。" 方洁玲代表说,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一些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当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还有主观上眼高手低、不愿意吃苦,不愿从事基础性工作等原因,所以我们在中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主创新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