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搭建学生成才的桥梁
立志从教,探索素质教学理论
从小,我就非常仰慕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自然成为我的人生志向。1979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毅然选择了师范院校,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培育我的母校任教,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
纠正夹壮的普通话,是我老师从教生涯中的第一道难关。我生于壮族地区,长期缺乏正规的普通话口语交流环境,浓重的壮乡口音成了我任教的最大障碍,因此也吃了不少苦头:1993年,时任学校团委书记的我,主持校庆大型活动时因普通话不够标准而被刷掉主持人资格;两次参加普通话考试不过关。对此,我并不气馁,我购买大量普通话教材,请老师辅导普通话,多次参加普通话培训,如小学生般从aoe,iuǖ声韵母开始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在第三次普通话考试时获得了通过。
学无止境,当代的教师是学习型的教师。我始终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自己的学习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2001年参加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学习;2001年参加河池市21世纪园丁工程高中数学B类人才培训学习;2005年参加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高中数学A类人才培训学习。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逐渐认识到: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教学有规律可循。对此,我总结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能力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教学理论,并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所带的班级班风学风好,多次获自治区、市先进班集体,其中2000届和2003届高考数学高出自治区平均分100多分。2003届所带的班高考二本上线率达80%。每届都有一批学生考取区外重点名校。
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质的飞跃。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育教学丛书4部,参加课题研究3个,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6篇教学论文,近10年来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或交流、获奖论文16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在讲坛上辛勤耕耘二十多年,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
1987年、88年、93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2001年被中国数学学会授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称号;
2001年被评为河池市优秀教师;
2002年、2005年被广西数学学会评为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
2004年市级21世纪园丁工程高中数学B类“优秀学员”;
2005年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A类)学员;
2006年南宁市“十五”时期学科带头人;
2006年获广西特级教师称号。
爱心育人,搭建学生成才桥梁
“作为一名教师,授业固然重要,但传道也不容忽视。”我认为,“要从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做起,用爱心呵护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成长搭建成功的桥梁。”这是我从教二十多年的心得体会。2002年我还在河池高中任教时,班里有一个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临近高考表现异常,上课经常心不在焉,成绩波动很大。我对该生家访了解到:该生家里生活比较清苦,父母都希望他成才,而他又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担忧高考落榜,天天背负精神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使得心理开始扭曲,出现一些幻觉,每天老是感觉有人想杀他,他就天天带着一把七厘米长的小牛角刀。针对这个情况,我查阅了许多心理方面的资料,并向医院的有关医生和学校医务室的校医咨询,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制定出一个心理辅导方案,在接下来的几周内,我利用课余时间,找该生进行心理辅导,经过三、五次的谈心开导,慢慢地,该生放下了思想包袱,自觉地把所谓防身用的刀交到了我的手上。结果在当年的高考中,该生轻装上阵,正常发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2003年,我调到北京大学南宁附属实验学校工作,这里有些学生是来自南宁周边市县,吃住全都在学校,周末极少回家,生活上出现困难也是难免的事。有一次学校放月假,其他同学都回家了,只有一位同学还住在学校里。晚上10点多,该同学突然肚子痛,学校医务室又已经关门,便打了个电话给我,接到电话后,我立即开着摩托车飞驰至学校。当我赶到学校时,发现病情十分严重,便载着该同学到了最近的医院急诊,陪着该同学看病、拿药、打针,并为她支付了医药费。每每想起这些,都让这位同学感动不已。其实,这只是许多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件小小事。
教学上,由于部分学生入学时基础较差,入学后学习较困难,尤其是数学科目,我看在心眼,急在心上,为了使这部分学生能赶上其他同学,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无偿地给这些学生分别进行辅导,使自己所任的每一届学生成绩不断提高。